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方式  登录邮箱 
首页 中心简介 中心动态 业务介绍 会议会展 专家委员会 人才招聘 学习园地 友情链接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心动态--> 普布吉宗的第25个春节
普布吉宗的第25个春节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日期:2025-2-13 【 】 点击:44

 

普布吉宗的第25个春节

 中国化工报记者 李东周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25岁的藏族女孩普布吉宗想躲开人生中第25个春节。不久前的那场地震,让她失去了挚爱的阿妈。

普布吉宗是西藏扎布耶盐湖提锂项目的一名员工。128日农历除夕,《中国化工报》记者前往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震区采访时,在途中与她相遇。她带记者赶赴位于震中附近的她的家乡——定日县长所乡嘎旦村,并担任向导和翻译。这片海拔4200米的高寒之地,曾是普布吉宗成长的乐土。如今,她要和乡亲们一起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崭新的房子盖起来、碧绿的青稞种起来、美丽的格桑花开起来。

普布吉宗的第25个春节,注定要深沉许多。

废墟边的节日

从日喀则市区向西南行两三百千米,震区的景象逐渐进入视野。

 

瓦砾堆积,房屋倒塌。寒风掠过残垣,发出空转泵机般的呜咽,觅食的雪雀扑棱着翅膀掠过一排排尚未启封的聚氨酯保温板。几只脏兮兮的小牛见到汽车后慌乱地躲开,一堵用土墩垒起的矮墙半围着两顶帐篷。帐篷前的一块地已被清理干净,露出地基,那是普布吉宗家房子的原址。

记者与次仁(中)、普布吉宗(左)

在墙边黑狗的吠声中,普布吉宗的父亲次仁和三哥达瓦迎出来。次仁戴着帽子,手握念珠;达瓦头发乱蓬蓬的,满脸憨厚。他们都只穿一件秋衣,刚干完活,满身尘土。

 

帐篷里并不冷,两张单人床分置两边,中间一个烧着牛粪的炉子煮着酥油茶。炉旁一张桌子上搁着两把暖壶和几个大小花色不一的碗,一口锅、几袋粮食和其他家什挤在一边,最里头一根绳子上挂着晾晒的羊肉。次仁不太会说普通话,示意记者坐下。达瓦从暖壶里倒了一碗酥油茶捧过来。普布吉宗告诉记者,政府已在村头建起了移动板房供临时居住,他们晚上回板房,白天就在这里清理杂物、修缮器具,准备重建。

记者随后转去村头。尘土飞扬中,一排排移动板房井然林立,许多汽车、三轮车停在其间,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美好。他们的新“家”并不宽敞,却很坚固,屋里暖烘烘的,长椅、桌子和两张床挤得满满当当。

这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普布吉宗有三个哥哥、一个弟弟,她是同辈里唯一的女孩,也是家里的骄傲——她是建筑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便加入扎布耶盐湖提锂项目工作。如今,弟弟也以她为榜样,考上了西藏民族大学。然而一场地震裂开大地,也撕碎了她的生活。面对一片废墟,悲痛中的普布吉宗强打精神照看全家,试图以此把阿妈的影子留在她第25个春天里。

幸运的是,及时有力的救援减轻了这个家庭的伤痛。普布吉宗说,地震的破坏很大,房屋损毁尤其严重,但目前他们生活所需的物资很充足,吃穿用度不愁,水电甚至无线网络都已恢复。中国农业银行也在几千米外一间板房里开始营业。

板房外,一群小孩踢着足球,几个穿藏袍的女人看着他们嬉闹。达瓦的小儿子拉巴顿珠玩累了,进屋撕开一个大碗面,普布吉宗给他倒上开水,又拿出煮熟的土豆给他吃。看到记者离开,小家伙挥手道“拜拜”。

 

在这废墟边的节日,孩子们依然感受到欢乐和温暖。

    

沙尘中的车辆

 

嘎旦村头的漫天风沙里,许多标着“灾区专用车”的工程车辆在不停地穿梭,帮助村民清理废墟。谈起此次救灾,普布吉宗对众多的大型车辆印象深刻,如参与救援的挖掘机、运送物资的大卡车、搭建移动板房的工程车、保障供电的电源车等。

定日县许多救灾物资需要从日喀则、拉萨甚至其他省份运送,这并不是一趟容易的行程。此次采访,记者从拉萨驱车前往震区就花了七八个小时。然而,救灾物资仍然迅速、足量运抵。“这要归功于路况的改善。西藏最近20年的路况变化太大了。”与记者同行的司机达娃是有36年驾龄的老师傅,他回忆道,20多年前这条路还是土路,后来沿雅鲁藏布江修起了公路,如今新修的拉日高速路也启用了。

 

达娃接着说,地震发生后,从拉萨支援震区的车辆络绎不绝,有时浩浩荡荡几乎能连成线。“后来他们说,不要再运了,已经足够了!”他补充道。

在前往嘎旦村的路上,仍常见刷着抗震救灾标语的空载卡车迎面驶过,有的贴着“易燃易爆化学品”标识,有的写着“油品保供”。“震区加油站的汽柴油都是这样一车车运上去的。”普布吉宗说,她没想到,自己所在的石油和化工行业在此次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油品外,消毒剂、聚氨酯保温材料等也是救灾必需品,制造帐篷的化纤、修路用的高端沥青同样是化工产品,未来重建所需要的化工产品会更多。

普布吉宗感受最深的是,石油和化工企业在抗震救灾中也当起了“急先锋”。地震发生后,她所在的项目总包单位中国化学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迅速组织4人先遣队千里驰援,克服路况不明、道路受损等困难,将整整两卡车的帐篷、折叠床、棉被棉服、方便面和桶装纯净水送到定日县。随后,先遣队的同事们特意来到嘎旦村看望她。相见那一刻,普布吉宗热泪盈眶。而就在春节前几天,项目部又针对家在震区的员工组织了一次捐赠,让她倍感温暖。

“我们国家的工业很强大!”普布吉宗性格腼腆,此时却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思考,“我只是震区一个小村子的普通居民,但这就是我现在的感受。地震发生后,很快板房就搭好了,水电也有了,各种物资也送到了,一切都让我们感到安心。”

板房上的国旗

 

走在村子里,记者注意到,这里每一辆救灾车、每一座板房都插着一面五星红旗。无数国旗在风沙中挺立,绘成一道红色风景线。“国旗必须在。”普布吉宗说,“大家看到这个,心里就踏实了。”

在嘎旦村党群服务中心外,“感谢党中央!感恩总书记!团结一心、重建家园!”的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村党支部书记吴坚加布、村委会主任顿珠正带人搬运矿泉水等救灾物资。记者寻到现场时,看到他们眼睛里都布满血丝。

 

“震情严重的那些天,几乎没合过眼。”48岁的吴坚加布说,这是他记忆里最大的一次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村民们惊慌失措,怎么办?全村18名党员挺身而出,带领大家迅速疏散,同时组织自救,在救援队伍到来前就救出了多名村民,并于次日搭起几十顶帐篷。随后,在驻藏中央企业的帮助下,百余座移动板房也很快建好,村民们有了一个临时却温暖的“家”。这期间,党员们一直奋战在第一线,帮助村民搜寻牲畜、挽回损失、躲避余震。如今,他们仍然每天忙着进行安全检查、分发救灾物资、维持社会秩序。“吃的、喝的、穿的都没有问题,水电也都有,就只等重建了。”顿珠说,“国家这么好,大家都很有信心!”

轰轰烈烈的救灾工作深深触动了普布吉宗。那些动人的场景,也让她短暂地忘记失去至亲的悲伤,回想起项目建设中那些火热的日子。

“我在项目上负责中控操作岗。”普布吉宗说,在灾难面前,她看到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和使命,也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如此重要。扎布耶盐湖提锂项目是西藏第一个现代化新能源材料项目,对推动西藏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她期待着返岗后继续努力,把项目建设好、把西藏建设好、把国家建设好。“没有国,就没有家。”她说,这次抗震救灾,让许多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

初见普布吉宗的父亲次仁时,记者握着他的手说:“我是从北京来的,带着《中国化工报》所有同事的心意来的。”尽管普布吉宗作了解释,次仁仍然不懂“《中国化工报》”是什么,但他眼睛里却闪烁着光彩,点点头说:“中国,我们中国!”

 

关键词:
类  型:
  
普布吉宗的第25个春节
中国石化联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
立足功能定位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振奋人心鼓干劲 创新服务做贡献(聆听新...
中国石化联召开青年工作座谈会
一图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
京ICP备10215009号-2
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cncet@cpcia.org.cn 邮政编码:100723
联系电话:010-84885917 传真:010-8488592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4区16号楼中国化工大厦